2017年,贝聿铭先生整整百岁,他为世界呈献了很多美丽的建筑,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建筑设计师之一,更是当代华人建筑设计的顶尖人物,他在世界上设计的优秀建筑作品大家已耳熟能详,如改建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华盛顿家艺术馆香港银行大厦日本美秀美术馆苏州博物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等早已闻名于世。
作为设计灵感源的埃及开罗伊本·图伦清真寺
谈起贝聿铭的建筑设计风格,他自己认为他没有固定的设计风格,他的理由是他设计的世界上每座建筑都有其各自的地域性时间性。的确如此,不同地域和不同历史背景的建筑必定具有不同的文化历史宗教政治等诸多内涵,具有不同内涵的建筑自然要用不同面貌的造型表现形式表达,建筑形式的风格也就自然各不相同。然而,每个设计师都有其自己的审美取向和设计语言惯,难道贝聿铭先生的设计语言就真的毫无规律可循了吗?那当然不是,他说的固定风格是指设计师自己程式化的设计,有的设计师形成自己固定设计形式,在设计千篇一律。贝聿铭先生虽坚守自己的设计思想,但他不守程式,灵活地运用设计语言表现不同的建筑内涵。他的设计思想是什么呢?分析他的设计作品我们会发现现代几何立方体构成的造型规律和高度讲究的玻璃建筑用光是他情有独钟的设计语言,他把光和几何立方体的空间构成运用得炉火纯青。让光线作设计是贝聿铭的设计思想。在他的作品,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多端,他使用的玻璃天井设计手法将光与空间完美结合。他曾说光很重要,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每天不同时间阳光的闪烁和光线变换的韵律,极大增强了建筑造型的美感和情景氛围,使得建筑变得生机勃勃,变化莫测,光的设计成了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灵魂。而玻璃材料独有的透明特性,和其造成光线丰富的透射反射折射现象,无疑使得贝聿铭先生在其设计对光线的运用更加游刃有余,自然,玻璃材料是他最钟爱的设计利器。
贝聿铭先生在设计建筑造型上多采用外方內圆的哲学理念,这种方圆动静的变化,造成刚柔相济的美学形式,他外形方整的立方体构成也是及大地发展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构成审美意趣。再次告诉世人几何构成的现代主义风格并不是毫无生气的机械主义, 几何构成不仅能充满活力,而且可以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
贝聿铭先生91岁时设计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他发挥设计余地最大创作手法最成熟的作品,而此作品在内却比较陌生。至于卢浮宫金字塔是他设计生涯关键转折点的力作,也正是这作品使他的设计水被世界所认可。先从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看起,让我们一起走进贝聿铭百年经典建筑设计的世界,去体会建筑之美和贝聿铭先生的独特设计智慧。
卡塔尔王请贝聿铭设计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居然答应贝聿铭,为他建造一个占地4.5万方米人工岛作为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馆址。这就是为什么说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贝聿铭建筑设计发挥余地最大的原因了。贝聿铭先生的这个要求就是想他的建筑将不会被围的环境所淹没,这就是一个设计师对自己设计的完美追求mdash;mdash;让它永久地屹立在那里。
为更好展现伊斯兰建筑精华和文化内涵,91岁的贝聿铭不辞辛苦在考察数月,研读穆罕默德的理论,亲自到埃及突尼斯等地采风。在寻找伊斯兰建筑本质的过程经历了很多曲折。经过细心研究他开始明白为什么他觉得科尔多瓦清真寺不是他寻求的伊斯兰精髓的真正代表,因为这类建筑太华美了。真正理想的伊斯兰建筑应是庄重而简洁地矗立在沙漠上hellip;hellip;最后,他在埃及开罗的伊本·图伦清真寺,终于找到了他理想的设计原型。大家可以对比下他设计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和伊本·图伦清真寺神韵极度相似。
在多哈的海滨延绵而上的坡地连接起城市与位于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二层的建筑入口,两侧列植的棕榈树投下阴影,驱散了炙热夏季阳光带的躁动不安,使观者一下静下。整个博物馆交错相切的几何立方体在阳光与灯光的映照下生了万千种变化,光与影成为了空间的主角。使你感受到扑面而的不仅是伊本·图伦清真寺那种古朴庄严,更可感受到现代简洁明丽的清新韵律hellip;hellip;我们通过照片还可看到艺术馆内部空间纯净清晰通透,一切充满韵律而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