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文章中心详情

【录】博物馆Vol.098八大山人纪念馆

2024年06月27日 乐鱼

  八大山人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是内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11年免费对外开放。纪念馆占地约39亩,四面环水,形似八大笔下游鱼,与西南面梅湖浑然一体,水陆相生,宛若太极天成。

  纪念馆拥有众多八大山人真迹,其墨荷图双鹰图孤松图均为代表作。此外,馆内还藏有石涛徐渭黄慎郑板桥吴昌硕齐白石等在画史上赫赫有名画家的作品。

  朱耷16261705,谱名朱统口,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时释名传綮,汉族,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画一代宗师。明末清初画坛四僧之一。

  朱耷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子。宁王改封南昌后,历代子孙世居南昌等地,分八支,朱耷是弋阳王七世孙。其祖父朱多炡是一位诗人兼画家,山水画风多宗法二米,颇有名气。父亲朱谋觐,擅长山水花鸟,名噪江右,可惜年患暗疾去世,叔父朱谋垔也是一位画家,著有画史会要。

  朱耷生长在宗室家庭,从受到父辈的艺术陶冶,加上聪明好学,八岁时便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山绿水,时候还能悬腕写米家楷。

  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朱耷时年十九,不久父亲去世,内心极度忧郁悲愤,他便假装聋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潜居山野,一生以明遗民自居,以保存自己。

  在朱耷的画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签押,仿佛像一鹤形符号,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借以寄托怀念故的深情甲申三月十九日是明朝灭亡的日子,亦是崇祯帝忌日。八大山人 三月十九鹤形签押

  顺治五年1648,他的妻子亡故,朱耷便奉母带弟出家,至奉新县耕香寺,剃发为僧,自此改名雪个。二十四岁时,更号个山和个山驴。顺治十年1653,朱耷二十八岁时,又迎母至新建县洪崖寺,在耕庵老人处受戒称宗师,住山讲经,随从学法的一百多人。

  朱耷生活清贫,蓬头垢面,常喜饮酒,但不满升,动辄酒醉。醉时,大笔挥毫,一挥十多幅,山僧贫士屠夫孤儿,向其索画,有求必应,慷慨相赠。 朱耷三十六岁时,想觅一个自在场头,找到南昌城郊十五里的天宁观。就在这一年,他改建天宁观,并更名为青云圃。

  青云两字原是根据道家神话吕纯阳驾青云降的意思。并有用飞剑插地,植桂树规定旧基的说法,这也是该处现存唐桂的由。清嘉庆二十年1815,状元戴均元将圃改为谱,以示青云传谱,有牒可据,从此改称青云谱。

  朱耷年六旬时还俗,正式使用八大山人名号进行创作,艺术日臻完美,佳作频出。约1705年,八大山人离开人世。

  八大山人纪念馆内布局一一楼一心,品形而立,风格迥异。南面为青云谱道,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自然脱俗,内部陈列以八大山人生及艺术介绍为主。

  纪念馆北面为真迹陈列馆,建筑风格现代抽象含蓄简约,主要展示八大山人书画真迹,又名真赏楼;西面八大山人研究心为仿古建筑,又名在芙山房,建筑风格富丽堂皇,主要用于艺术研究交流和为观众提供到现代的博物馆休闲文化服。

   青云谱道

  青云谱道旧址主要展示了八大山人生有关资料。此地原为道教净明派道场,清代翻建为青云圃道,清嘉庆年间改名青云谱。

  现存的青云谱是一座依据道家规范建设具有江西民居特色和明清制式特点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14万方米,建筑面积约2500方米,2006年被列入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云谱主体建筑包括关帝殿吕祖殿许祖殿,三殿前后有天井内庭,围有回廊环绕,左右设偏殿厢房,形成前后四合布局。建筑均为穿斗式和抬梁式混合木结构,门窗饰以雕花格扇。整座古建筑群由清水墙与园林隔开,只留众妙之门和斗姥阁大门内外交通。其,吕祖殿面的黍居曾是八大山人休息之所。

  青云谱的造景手法简练自然,修塘置亭,顺势而为,堪称道家园林的典范之作。园内有数百年的古樟树苦槠树罗汉松,春有桃花夏有荷,秋有桂花冬有梅,一年四季呈现出不同的景致。在满园古树,一棵约500年历史的罗汉松苍郁遒劲。

   真迹馆

  真迹陈列馆于2011年元月竣工,总建筑面积3981方米,建筑风格现代抽象含蓄简约,是科学士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齐康先生主的精心之作,主要展示八大山人和历代名家书画真迹。

  真迹陈列馆馆外三面环水,形似半岛,结合优美的地理环境并围绕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整体建筑沿轴线呈对称布局,馆体为二层框架建筑,以现代建筑格调结合经典徽派民居风格,整体以灰白二色为主,表现出道教之阴阳,三个方形四坡屋顶与青云谱旧址遥相呼应。

  八大山人书画精选展是以八大山人高仿品为主的专题展览,包括花鸟山水和书法三个方面计100幅有代表性的八大山人书画作品。

  馆藏的书画作品有6件家一级文物,其4件为八大山人的作品,另外2件是八大山人的好友牛石慧和黄安的作品。

  八大山人的艺术创作践行了意境审美外师造化,得心源书画同源等书画的根本规律与方法,体现了儒释道思想精髓,笔墨运用极为精妙。他的画作别具一格,往往以经意之笔得不似之趣,正如齐白石所说画在似与不似之间。就算是对美术知识无甚了解的人,也很容易通过绘画风格辨认出八大山人的作品。

  他所画的动物,无论是天上的飞鸟地上的鹿还是水里的游鱼,都只有寥寥数笔,它们或拉长身子,或紧缩一团,形象别致。最为传神的是这些动物的眼睛,椭圆形的眼眶有的眼珠,有时斜睨,有时警觉,有时又像翻着白眼瞪人。

  在序厅,可以看到黄安为八大山人所绘的肖像个山像。这幅画像形神兼备,体现了线描肖像画的较高水,为后人认识八大山人的形体面貌提供了直观依据。

  画有9段题跋,其6段是八大山人自题,分别用真草隶篆四体书写,全面反映了八大山人年时期的书法艺术成就,十分珍贵。

  历史上关于八大山人的文字记载非常少,个山像的题跋讲述了八大山人的身世经历和信仰,对于研究八大山人具有重要价值。清 黄安 个山像

  双鹰图轴是八大山人晚年画鹰的代表作。八大山人擅长画鹰,取法于明代画家林良,而在用笔之简洁用墨之洒脱上,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画面上两只苍鹰相互顾盼,枯木顽石间于其,造型简练,笔墨圆浑,在高低俯仰之,英武之姿跃然纸上。

  纪念馆令人印象最深的画作之一是墨荷图。这幅图轴为纸本墨笔,纵178厘米横92厘米。不同于寻常画荷花的方式,八大山人采取从荷花根部向上仰望的视角,绘出长长的茎高大的叶和花。荷花尤显清高超拔,与之相比,画画的人和看画的人似乎都显得渺。画面大量留白,言有尽而意无穷。

  孤松图,画孤松棉里裹铁挺拔苍劲,充分体现了八大山人简约深邃的艺术风格。画面左下角有代画大师吴昌硕的题跋,言辞间洋溢着对八大山人的欣赏八大山人画,世多赝本,不堪入目。此帧髙古超逸,无溢笔,无剩笔,方是庐山真面。尝从迟鸿轩借读,因题其后。乙未仲秋佳日 吴俊卿。

  齐白石有诗云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表达了对青藤徐渭雪个八大山人老缶吴昌硕的仰慕。

  齐白石曾赴南昌游历,追寻八大山人足迹,临摹八大山人原作。直到晚年,齐白石的画作还延续八大山人绘画母题,常用题材还是荷芭蕉鱼鹰等,造型构图都可找到八大山人的痕迹。

  纪念馆藏有3幅齐白石画作,其两幅的题跋提到了八大山人,寒鸟图上写有予曾游南昌见雪个画寒鸟,葡萄图上写有予余见八大山人题蒲葡萄句,云老馋。亲口教枇杷,予余不得解。

  ◇ 本文部分信息源于八大山人纪念馆南昌文旅人民日报海外版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上一篇:【体验】初珍元中老年高钙复合蛋白饮品礼盒山东聊城市民欢食品 下一篇:【假期】金寨JinzhaiCounty